立即下载
醴陵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文献:用爱与责任照亮迷途者回归之路
2025-10-23 15:26:26 字号:

醴陵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文献:用爱与责任照亮迷途者回归之路

WechatIMG1.jpg

文献实地查访癌症患者社区矫正对象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株洲报道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条特殊的路。它既要维护法律的严肃,也承载着温度的传递。在这条路上,有人正用点滴努力,悄然改变许多迷途者的命运。

在醴陵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有一位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默默帮助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重塑自我、回归社会的工作者——文献,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中,用责任、真心与耐心,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凡的故事。

真情帮扶,点亮迷途青春

面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群体,文献始终秉持人文关怀,努力与家庭建立信任桥梁,倾听他们的困惑与需求,助力他们走出阴影、重拾希望。

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某原本是一名在校学生,因犯放火罪被判处缓刑。学校得知后欲以其“违反校规、影响校风”为由开除学籍。文献多次前往学校,与班主任和校领导沟通,耐心解释法律法规,最终校方同意保留其学籍,让他继续学业。

这不仅点亮了张某某的人生希望,也为他安心接受矫正、真正改过自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刘某某,也曾是学生,因诈骗罪被判处缓刑。事后他心理受创、对生活失去信心,主动辍学。文献多次上门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鼓励,最终刘某某重振信心,通过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考试,被长沙某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为解决其异地就学期间的监管问题,文献积极与校方沟通,依法落实外出审批和定期报告制度,为他顺利求学保驾护航。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文献积极联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43名就业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拓宽回归社会的路径。

创新方法,提升矫正质效

醴陵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坚守安全底线,全力护航重大活动与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一步步帮助矫正对象树立规则意识、筑牢法律底线,有效防范脱管漏管和重犯风险,实现了“四个不发生”的扎实成效。

而这一切平稳运行的背后,文献还在不断探索更温暖也更有效的方式。

他格外重视入矫宣告环节,邀请戒毒民警前来主持,通过增强仪式感和严肃性,让社区矫正对象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报到第一天,他不仅面对矫正对象本人,还会邀请其亲属一同参与,通过家庭的支持和提醒,帮助这些走偏的脚步稳稳迈出重回社会的第一步。

面对高风险对象,他从不简单“一刀切”。

对于那些评估意见为不适用缓刑或未经评估即判缓刑的对象,他会在基础管理期满后及时加强管控;而对那些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对象,他推动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携手精神病医院、家庭、司法所和派出所,共同编织一张安全网,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让关怀和监管都不掉线。

他还善于利用每一个接触的契机传递法治声音——无论是在审前调查评估的交谈中,还是入户走访、集中点训的时刻,他都会见缝插针地开展普法宣传,让更多人了解、理解并支持社区矫正工作。

育心为本,筑牢回归根基

文献深刻认识到,“管行”不如“管心”,心理健康是矫正对象认罪悔罪、行为改变和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基础。

为改变以往心理评估主观性强、专业性不足的状况,他推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心理协会专业力量,标准化开展入矫心理评估。对筛查出的中、高风险对象,建立“早发现、早干预、快反应”的危机干预机制。两年来,已对36人实施专业心理干预。

围绕“压力与情绪管理”“健康人际关系”“家庭修复”等常见心理议题,文献定期组织高质量心理讲座。两年来累计开展48场,覆盖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很多人反馈讲座“接地气、很实用”,学会了让心静下来、换角度思考问题。

2024年以来,他对25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认识自我、改善不良倾向。同时为他们的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父母给予子女更多关爱与支持,营造有利于改正错误、重回正轨的家庭环境。

“矫正之路漫漫,责任重于泰山。”文献用真诚与专业诠释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刻价值。

他说,自己将继续秉持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以爱与责任为灯,照亮更多迷途者回归社会之路,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邬璐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