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绘就司法为民新图景 ——澧县人民法院甘溪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纪实
2025-09-24 10:53:32 字号:

绘就司法为民新图景 ——澧县人民法院甘溪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纪实

澧县人民法院甘溪法庭在甘溪滩镇岩门村开展“屋场普法”活动。

澧县人民法院甘溪法庭围绕巡回审判等工作,有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图为病床前的巡回审判。

澧县甘溪滩镇地处西北边陲,从县城出发,约需一个多小时车程。临近甘溪滩镇,便见太青山。仲秋时节,太青山连绵起伏,风景秀丽。

坐落在太青山脚下的澧县人民法院甘溪法庭,是澧县管辖面积最大的法庭。近年来,甘溪法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法庭职能深度嵌入基层治理新格局,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强化基层普法宣传,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展现“大作为”。

从“坐堂审案”到“源头治乱”

“小法庭”融入基层社会“大治理”

“张法官,一位外地老板说好过几天就给结款,到现在还没有支付,我也找不到他,这可怎么办呢?”近日,澧县甘溪滩镇某村村民王某找到甘溪法庭庭长张威。3年前,王某为一个外地老板提供劳务,辛苦劳作几个月,老板却一直拖欠劳务报酬,只是给王某开具了一张欠条。王某多次催要不得,只能前往法院求助。

考虑到王某只知道对方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若走诉讼程序过程较长。于是,张威决定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进行协调。工作人员联系上这位外地老板后,指导双方当事人通过手机登录调解平台,通过法官的耐心调解与释法,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履行完毕。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在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张威介绍,近年来,甘溪法庭打破传统“坐堂审案”的被动模式,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以源头治理为导向,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一方面,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法庭联合当地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建立多元解纷机制;另一方面,法庭在当地设置巡回审判点,积极走进村庄开展巡回审判,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调解现场,法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找准当事人争议焦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告知相关诉讼程序及注意事项;同时以案释法,通过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引导当事人理性权衡利弊,为调解奠定法律基础。

张威表示,派出法庭通过高效化解纠纷,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推动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闭环。

“法庭”开在田间地头,“家事儿”解法入耳入心

“小法庭”开设基层普法“大讲堂”

“原以为彩礼只要收了就不用还,今天听了这场庭审才明白,闹起矛盾、结不了婚,该还的还是得还!”近日,在澧县甘溪滩镇岩门村的巡回审判现场,刚听完一场彩礼纠纷案件审理的村民李大妈,和一起旁听的乡亲拉起家常。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甘溪滩的乡间地头并不少见。近年来,甘溪法庭把“法治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用一场场鲜活的巡回审判、一次次贴心的互动讲解,让法律知识从书本上“走”下来,变成村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

“庭审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普法的新起点。”张威介绍,每逢巡回审判,庭审结束后,他和调解员都会就地开起“小课堂”,结合刚审完的案子,仔细讲民法典里的条文。最后,现场提问,大家便七嘴八舌讨论起:“如果是你,这案子会怎么看?”“自家遇到这种事,该先找哪个部门?”一来二去,法律条文就变成了生活智慧。

为了让法治的力量和温暖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一个家庭,甘溪法庭每年都会联合当地司法所,定期在集市、学校等地开展“普法赶大集”“法治教育进校园”的送法活动。

在赶集现场,普法人员会在集市显著位置悬挂主题横幅,摆好“普法摊位”,向过往的赶集群众发放宪法和民法典等宣传手册以及非诉讼解决纠纷倡议书,结合典型案例对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劳务纠纷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服务,努力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法治教育进校园”宣传活动中,干警结合典型案例,生动地为孩子们讲解“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如何防御危险”“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并告知如何防范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如果个人权利受到损害,应及时寻求司法机关的帮助,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延伸司法服务,化愁解难

“小法庭”助力乡村振兴“大合唱”

近日,澧县甘溪滩镇召开“人大代表+两官一员”融入基层治理座谈会,张威应邀参加。围绕“延伸司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张威表示,人民法庭将积极探索法庭工作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切实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有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我们要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司法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和优势,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张威坦言。

茶叶是甘溪滩镇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助力产业发展,甘溪法庭主动学习茶叶相关知识,深入种植基地、交易市场等现场开庭,方便当事人诉讼。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针对茶农维权意识弱、习惯口头约定等问题,干警们利用农闲时间,在田间地头为农户重点普法。此外,紧扣农时节令开展普法活动,在种植季重点宣传农资选购使用、规范用工等法律知识,销售季则侧重宣传合同签订、违约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同时选取典型案件制作宣传图文,通过乡村标语、微信群、村头宣传栏等广泛传播,直观揭示纠纷根源和法律后果,提示群众维权路径。

“助力乡村法治建设、服务乡村民生权益、推动乡村普法教育,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当人民群众的‘暖心人’。”张威表示,甘溪法庭将全心全力服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辖区新时代法治乡村新篇章。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