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光听名字,就觉得拥有硬实力、充满人情味的律所。
2019年1月16日,“湘军”与“麓和”两律所联姻,两个具有浓厚湖南味的律所就此合并,名为“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
“这个名字确实既有湘军‘敢打硬仗’的精神,也有麓和‘和而不同’的气质。”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张贝贝说道。
一家“湘”味十足的律所
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湘味”特别重的律所,一直深耕本土市场。立所18年有余,一路高歌猛进。
合并之前的湘军律师事务所、麓和律师事务所都是本土知名且实力俱佳的律所,如今,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已获得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3500平的办公面积,245名执业律师,合伙人90名,2024年承办各类案件3008件。整体呈现的规模和实力均位居湖南前列、中部领先。
值得关注的是,该律所还拥有一个鲜明的专业特质——“专注于疑难复杂争议解决,为疑难复杂法律事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这里有相当多的律师是出了名的攻坚克难的法律专家。
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区墙壁上,挂着一幅“吃得苦,霸得蛮”的书法牌匾,湖湘精神弥漫整个律所。
当我们问起,律所何以见得“吃得苦,霸得蛮”时,张贝贝是这样说的,“我们律所主打就是‘真刀真枪’的诉讼,而且是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诉讼。”
她提到,湘军麓和曾经办过一个案子,成为了全国第一例“穿透式审判”。
按照以往的司法判决,公司是有限责任制,母公司、关联公司一般在债务上互不相干。但在这个案子中,律师们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三家公司的账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法院认定三家公司财务混同,要求一并承担清偿责任,最后连本带息全部追了回来。这在当时堪称开先河的判例。
就这样,湘军麓和的律师们将案件中的“挡箭牌”一一摘掉,对抗“疑难杂症”从不胆怯,游刃有余。
文化与机制生花
说到“疑难杂症”,湘军麓和还有个特别的制度,“资深合伙人轮值机制”,所里人称它为,“大佬坐诊号脉”。也就是说当年轻律师对案子难以判断、思路卡壳时,便能第一时间向轮值的“前辈”寻求“号脉”指导。
老道的合伙人,面对年轻律师提出的案件“疑难杂症”,凭借多年沉淀的实务经验,往往一“号”便能洞悉症结,给出青年律师关键指引。
“这种机制对年轻人来说特别重要,一来可以切磋案件办理思路,二来也是真正做到‘传帮带’”张贝贝说,慢慢地,这种机制成为了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律所不断培养律师精英的源头活水。
要知道,一个有生命力的律所,要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壮大不断勃发。
“我们觉得,律师不只是打官司的工具人,更应该是时代的观察者,愿意去发声,去提出观点。”《湘军麓和周刊》是湘军麓和律师向外发声的渠道。谁承想,一个善于打官司的律所,还有自己的周刊,每周一期,不仅保证速度,还讲求质量。
“伯”揽人才,闻天下“仕”。这就是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既有规则,又有热血。拿专业来“打仗”,也带着温度“扛事”。
出品:红网政法工作室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政法工作室
编辑:叶琴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