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芳组织的志愿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通讯员 夏欢 长沙报道
清晨的东瓜山社区,晨光轻柔地洒落在楼栋之间。61岁的吴丽芳已手持手机,穿梭于各个单元楼。
屏幕上,美团、橙心优选的订单不断闪烁——“张娭毑要的青菜,王嗲嗲的降压药,都得仔细核对。”她一边确认地址,一边不忘叮嘱路过的老人:“办事别跑远,有事记得跟我说一声。”
吴丽芳帮助社区老人在购物平台买东西
这份忙碌,从疫情时期延续至今。她不仅是老人们的“贴心人”,更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信念,融入守护社区平安的每一天。
吴丽芳,长沙市天心区平安创建协会东瓜山社区分会会长、东瓜山社区二支部书记、“居民幸福家”志愿服务队带头人。
退休不退志,她始终以一副热心肠化解邻里难题,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默默守护,用一桩桩实事温暖社区的每个角落。
以细心和责任,成为孤寡老人的依靠
吴丽芳的“守护清单”,覆盖了孤寡、高龄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代购、代缴、就医陪护……只要老人有需要,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家住20栋的王嗲嗲今年76岁,孤寡独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心病。吴丽芳得知后,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每日上门打扫、送三餐,定期代缴费用、代领养老金;天气变化时,提前上门检查身体,及时联系医生。
有一次雨天,王嗲嗲病情突发,气息微弱,吴丽芳连续打了5次出租车都遭拒载。情急之下,她向司机承诺:“我全程陪同,有事绝不怪您”,最终说服司机,并自掏腰包垫付车费。
“钱是小事,老人及时就医最重要。”她总是这样说。
吴丽芳看望独居老人
吴丽芳深知老人眼神不好、手指不灵活,担心误操作或遭遇诈骗,便手把手教他们设置支付快捷方式和密码,并反复叮嘱:“不懂就先找我。”
社区中有位孤寡老人视她为唯一依靠,连买衣服都要和她一样,她买一件,老人就跟着买一件。还有不少老人担心自己在家中突发意外无人帮忙,索性将房门钥匙交给她保管。
为困境居民撑起一片天
社区中的困难事,也时刻牵动着吴丽芳的心。
2022年,40多岁的邓某某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孤身一人进入ICU,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朋友哭着求助,吴丽芳立即赶往医院探望。
见邓某某情况危急,她急忙回到社区协调处理:一边推动特事特办帮其参保,一边牵头组织募捐,仅3天就筹得7200元。
近两个月里,她奔波于医院和社区之间,陪护照料。
如今邓某某康复,常回社区看望她。她说:“伸手帮一把,就能帮人渡过难关。”
网格治理促平安里:从 “旧屋” 到 “幸福家” 的蜕变
东瓜山社区设有一处“居民服务点”,如今已成为老人们聊天、活动的温馨场所。然而这里曾只是一个临时的核酸检测点,是一间破旧漏风的“旧屋”。吴丽芳牵头对其进行简易装修和改造,将其打造成集“民情收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暖心服务站。
疫情期间,她组织的志愿队全力配合核酸检测和物资配送;疫情过后,队伍依然不散,继续巡逻排查隐患、清除小广告、清理倒树、帮助食堂打餐,成为社区平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平凡坚守,传递温暖力量
居民们提起吴丽芳,总是赞不绝口。正如彭春辉老人所说:“有丽芳在,我们心里踏实。”
面对大家的认可,吴丽芳却总是笑着摆手:“我做的都是平常事,不过是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想让大伙住得平安舒心。”
在东瓜山社区的街巷中,吴丽芳的身影或许并不“耀眼”,却足够温暖。
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平安建设从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藏在帮老人核对买菜清单的指尖上、送突发疾病居民就医的脚步里、调解邻里矛盾的耐心话语中。
吴丽芳的背影
每一个普通人的真诚付出、每一份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都是筑牢基层平安的基石,都是让“平安”二字真正走进居民心里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编辑:王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