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永州市司法局陈德强:一名党员的法治初心与担当
2025-07-01 09:45:17 字号:

永州市司法局陈德强:一名党员的法治初心与担当

图片1.jpg

永州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陈德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报道

在永州市司法行政战线上,陈德强是一位众人熟知的“多面手”。从普法宣传到行政复议,再到执法监督,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

十余年来,陈德强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司法厅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四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他的故事,是法治信仰与党员初心的生动写照。

法治春雨润童心:他是孩子们的“法律老师”

2019年,陈德强担任永州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上任之初,他就立下一个目标:“要让法律知识像春雨一样,悄悄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很快,他发现了问题——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缺乏专业的法治教育,留守儿童更是法律知识的“盲区”。

“孩子们不懂法,将来怎么保护自己?”陈德强坐不住了。他带着团队跑遍了永州的乡村学校,调研需求,协调资源。在全市探索实施法治副校长制度时,陈德强主动请缨,同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们一起纷纷走进校园,担任法治副校长。

每周,他都会抽时间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为了让法律知识更生动,他自编案例、设计游戏,甚至把课堂搬到模拟法庭上。一次,他在一所乡村小学讲课时,发现几个孩子因为琐事打架,他没有简单批评,而是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化解矛盾。课后,那几个孩子主动向他道歉,还成了班里的“法律小卫士”。

在他的努力下,法治文化公园、法治长廊等青少年法治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孩子们在娱乐中就能学到法律知识,法治的种子真正播撒到孩子们的心里。

复议为民:他为农民工讨回“救命钱”

2022年,陈德强调任行政复议科科长。行政复议是群众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很多老百姓对此并不了解。陈德强常说:“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2023年,他接手了一起棘手的案件。农民工谭某某在某鞋业公司工作时从高处跌落,造成严重伤残。然而,公司未给他购买工伤保险,拒绝赔偿。谭某某无奈只好申请行政复议。

“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良心问题!”陈德强立即展开调查。他先后8次跑到企业,找法人代表、总经理、人事经理谈话,反复讲解法律政策,甚至带着他们去医院看望谭某某。看到谭某某躺在病床上,家庭陷入困境,企业负责人终于动摇了。最终,公司主动支付了赔偿金,谭某某拿到了“救命钱”。

这样的案例在陈德强的工作中并不少见。他带领团队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永州市行政复议公信力大幅提升。2024年,永州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首次超过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87%的案件实现“案结事了”。

执法监督:他为企业撑起“保护伞”

2024年,陈德强调任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执法监督是规范行政权力的“利剑”,但他深知,监督不是为了“挑刺”,而是为了让执法更有温度。

一次,某县市场监管局对一家小面条加工厂罚款3万元,理由是“面条不符合标准”。工厂老板急得直掉眼泪:“我们小本经营,哪经得起这么罚?”陈德强得知后,立即启动监督程序。他走访工厂、调取检测报告,发现面条明明附有合格标签,处罚显然不当。他当即下发《执法监督意见书》,帮企业撤销了处罚。

“执法不是冷冰冰‘一刀切’,而是有温度的服务!”陈德强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规范涉企执法行动。他认真实施“扫码入企”制度,要求执法人员检查时必须扫码留痕,杜绝“随意检查”;每年随机抽取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培训,提升执法水平。企业经营者们纷纷点赞:“现在执法更规范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初心不改:法治路上的“追光者”

图片2.jpg

走进校园主讲普法课的陈德强。

从普法到复议,再到执法监督,陈德强的岗位在变,但初心从未改变。他常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法律工作者。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的工作就该做到哪里。”

生活中,他同样以身作则。同事生病,他主动顶班;社区普法,他带头参加;扶贫帮困,他默默捐款。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笑着说:“党员不带头,谁带头?”

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征程中,陈德强用专业与温情赢得群众信任,用责任与担当守护公平正义。他的故事,不仅是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的成长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答卷。正如他所说:“法治的信仰,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编辑:韩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