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良法善治绘就城市文明法治底色 益阳推动城市活力与法治文明完美融合
2025-07-31 10:06:15 字号:

良法善治绘就城市文明法治底色 益阳推动城市活力与法治文明完美融合

成功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智慧渔政”项目入围全国示范项目;全市4个县市区、2个市直单位及2个街道获评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形成了全域推进法治建设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全面、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活力与法治文明完美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良法善治绘蓝图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资江两岸便披上流光溢彩的霓裳。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引得市民与游客纷纷驻足赞叹。如今的资江风貌带,早已成为益阳当之无愧的“城市会客厅”。

为让这片璀璨风光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始终有法可依,《益阳市中心城区资江两岸风貌管控若干规定》应需而生,这部在全省率先探索的“小快灵”法规以12条简明条款实现精准管控,开创了精细化立法新路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2021年出台的《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为首部文明行为专项法规,从公共秩序、环境卫生等维度立规矩、树新风,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迈入法治化轨道。今年5月,益阳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法治是城市文明进步的坚实保障。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益阳市累计制定地方性法规12部、修正1部,出台政府规章8部,以高质量立法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据益阳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聿杏介绍,2021年,益阳在湖南率先开展协同立法,共同抓好资江流域水生态治理和保护;出台《益阳市大通湖湖泊保护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从生态环境到人居安全,将城市发展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法治框架。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益阳先后制定《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益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等特色法规。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生活垃圾分类、家政服务等领域创新制度设计,形成了一批“小而精、有温度、能落地”的立法成果,切实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依法决策强队伍

“作为新一届法律顾问,我们将认真履行法律顾问职责使命,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强服务、树形象当表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重点领域、重要文件等方面,开展研究论证、法律风险评估、文件审查把关,为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标准的‘山乡巨变’贡献法治力量。”今年4月,在益阳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聘任仪式上,益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熊炜为受聘法律顾问和顾问单位颁发聘书时,市政府法律顾问徐健在受聘时表示。

“法治是行政决策的底线。近年来,益阳市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构建以司法局负责人为首席,政府合同管理、规范性文件审查及行政复议应诉专业人员为主体,外聘律师专家为补充的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团队,在重大行政决策、重点项目建设、诉讼纠纷调处、社会风险防范及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精准发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的‘法治供给’与‘法律保障’。”据益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戈彬介绍,近三年来,法律顾问团队累计出具合法性论证意见400余份,为市委市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筑牢法治防线。团队全程参与“一园两中心”PPP项目、益阳电厂三期、常益长铁路益阳南站工程、金塘冲水库枢纽工程等40余项重大民生项目的审查论证,并对150余份项目合同及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全要素审核,确保重大项目依法规范推进。

在生态环保、食药品安全、土地权属等重点领域,法律顾问团队参与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30余件。2023年,益阳市行政复议案卷在全省评查中综合排名第一,并获评“全省优秀案卷单位”。其中,益阳率先建立法律顾问作为独立第三方参与法治督察与全面依法治市考核评估的制度,该项创新举措得到湖南省委依法治省办的充分肯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益阳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构建起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顾问管理体系。省委依法治省办督察组高度评价益阳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效果到位”,并在专题报告中予以推介。

数字赋能筑屏障

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益阳坐拥220余万亩天然水域,承担着繁重的禁捕退捕任务。为破解监管难题,益阳创新打造“智慧渔政”监管体系,探索法治政府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益阳方案”。以沅江、资阳为试点,建成全省首个全域统一监控系统,构建“高低位互补、水陆空覆盖”的全天候“天网”;打通部门壁垒,联动农业、公安等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接“雪亮工程”“智慧水利”等智慧城市项目,实现设备兼容、数据互通,形成跨部门协同治理格局。

“智慧渔政”实施来,益阳市2300余次行政处罚无一起被提起行政复议或引起行政诉讼,较传统执法模式执法效率提高近70%,非法捕捞案件同比下降31.5%,移送司法案件同比下降33%,违规垂钓数量同比下降超过70%。目前,益阳市“智慧渔政”已申请并荣获2个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相关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并获评2024年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成为法治护航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依法行政优服务

“以前不懂法,差点误入歧途。执法观察期给了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一定依法依规经营。”南县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数据填报不实被查处,通过观察期完成整改后免予处罚,企业负责人表示。

在益阳,行政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并行不悖:在全省首次出台《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执法观察期制度暂行办法》,为企业提供试错纠错空间;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公布柔性执法事项379项,近五年来通过“柔性执法”累计减轻、免罚金额约7500万元;推行《益阳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十条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立执行联动协调机制,妥善化解执行难题,推动案件顺利执行。精准把握企业司法需求,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专门通道,全面推行一站式多元化服务,做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实施“项目警官”制,落实“一企一警”,健全企业和重点项目“点对点”“一对一”民警联系帮包服务机制;开展千所联千企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为企业全程提供“订单式”“保姆式”服务。

打破数据交换壁垒,在全省率先实现证照数据跨地区互调;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创新开展“银城会客厅”“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惠及企业9200余家;75类证明实现免提交,30余类证明实现“一站式”全程网办,“无证明城市”建设愈加完善,惠企服务高效体系不断健全。

今年上半年,益阳市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双过半”,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速均高于国省平均水平。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媛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