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邵阳新宁:“智慧+”让尊崇关爱精准直达暖军魂
2025-07-26 18:12:21 字号:

邵阳新宁:“智慧+”让尊崇关爱精准直达暖军魂

图片 2.jpg

新宁县人武部领导看望慰问抗战老兵。

红网时刻新闻7月26日讯(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王岐堂 鄢跃斌)近日,当101岁的抗日老战士陈爷爷通过社区智慧终端收到八一慰问视频时,屏幕里新宁县人武部领导的问候与志愿者的笑脸让老人湿了眼眶。这是邵阳市新宁县在抗战胜利80周年和“八一”来临之际,开启“智慧+”双拥模式的生动一幕。近年来,该县已从“智慧+”的技术名词变成拥军优属的具象实践,用数字化手段让尊崇服务更精准、军民联系更紧密、传统情谊更深厚。

数据跑路,让尊崇服务“不打烊”。“没想到退伍这么多年,家乡还能精准记得我的服役信息。”收到定制化慰问短信的退役军人李先生感慨道。新宁县搭建的退役军人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服役档案、家庭状况、就业需求等多维数据,为每位优抚对象建立了“数字档案”。节日慰问时,系统自动匹配对象身份发送专属祝福;遇到政策调整,AI客服会根据人员类别推送适配的优待政策,让“人找服务”变成“服务找人”。

不仅如此,本地政务APP还开通了“拥军服务专区”,军人军属可在线申请优待证、查询安置政策、预约法律援助,平均办理时间较线下缩短60%。这种“数据多跑路,军民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让尊崇从节日的仪式感延伸为日常的获得感。

科技搭桥,让军民情谊“不断线”。驻新部队的训练场上,智慧安防系统实时监测周边环境,保障训练安全;营区外,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开发的“军属就业云平台”,已为30余名军属匹配到灵活就业岗位。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背后是新宁“智慧双拥”平台的统筹联动。

平台一端连接部队需求,另一端对接地方资源。部队提出的营房设施维护需求,1小时内就能推送给住建部门;军属反映的子女入学问题,教育系统在线响应并跟踪进度。去年汛期,系统通过气象数据预警,提前协调地方防汛物资支援部队驻地,展现了“智慧+协同”的应急效能。正如县人武部主要负责人所说:“技术让沟通更高效,但军民同心的本质从未改变。”

精准滴灌,让关怀落地“有温度”。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复员军人,工作人员带着便携式智能终端上门,通过人脸识别完成慰问登记,同步上传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针对分散在外地的新宁籍现役军人,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家乡变化VR全景”,让他们通过手机就能“云游”家乡风貌。

这些细节背后,是“智慧+”对传统拥军模式的升级,不再是“大水漫灌”式的慰问,而是通过数据分析锁定最需要关怀的群体;不止于物资送达,更注重用技术手段打通情感连接。当92岁的退役军人陈爷爷在收到AI生成的“个人军旅记忆相册”时说:“你们不仅记得我,还懂我心里念着啥。”

截至目前,新宁县已探索实现“从短信里的一句问候,到数据中的一份牵挂,再到服务里的一份精准”的“智慧+拥军”新模式。当数字化工具与“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传统相遇,不仅让双拥工作更富有时代感,更让军政军民的鱼水情在科技赋能中愈发深厚,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写下了温暖注脚。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王岐堂 鄢跃斌

编辑:许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