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茅岭司法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讯(记者 徐箐梓)近年来,岳阳市岳阳楼区东茅岭司法所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贯穿履职全过程,建优建强服务平台,化身基层法治建设“有力助手”,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司法所”“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委员会”“岳阳市政法系统十佳优秀集体”等荣誉,奋力打造司法所建设的“岳阳样板”。
服务大局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商贸业的繁荣发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东茅岭司法所立足辖区地处核心商圈这一实际,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拿出了“看家本领”。
“为了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我们构建了街道、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和信息网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辖区’。”东茅岭司法所负责人介绍道。
2021年6月的一个上午,东茅岭司法所内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听筒里传来焦急的声音。“你们赶紧安排力量来友阿广场,有人聚集上访。”所里的工作人员立马奔赴现场。
“项目这么搞了久了,迟迟没有好转,谁给个说法?”“都是血汗钱,承诺兑现遥遥无期……”广场上,群众情绪激动,场面混乱。工作人员分组行动,运用“听、询、访、谈、调、跟”六字调解工作法,倾听诉求,找出矛盾焦点,了解事情真相。
耐心沟通后,情绪平复的群众说,他们都是投资友阿的商户,但公司未按照合同履行返租等,导致投资受损。
“大家维权的心情我们理解,但要合法合规。我们也一定会帮助大家。”司法所工作人员晓之以理,将一场可能发生的重大矛盾化解于无形。
“‘六字’工作法得到了实践证明、群众认可。关键在于我们会一跟到底,确保调解成效。”东茅岭司法所负责人表示。
三年来,东茅岭司法所共调处商业纠纷390多起,成功预防化解了32起大型纠纷隐患,特别是在友谊阿波罗、步步高等重点项目中为群众挽回损失3200余万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扎根人民 筑牢矛盾纠纷化解防线
东茅岭街道人口密集,纠纷呈现多元化、多样性、复杂性。
“要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们就必须扎根人民。”东茅岭司法所负责人说,司法所竭力推行的“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取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2019年,盛女士来到某口腔医院进行牙齿矫正术,术预后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更换医院也没有解决问题。倍感愤怒的盛女士通过网络维权。尔后,当事双方爆发了一场又一场争论,仿佛永无止境。东茅岭司法所主动介入调解,考虑到医疗纠纷利益交融、诉求多元,采用“群英断是非”工作法,组织单位和个人开展了一场“群英会”来明辨是非曲折。
群英会上,求同存异的博弈中,各方都实现了诉求,矛盾得以消弭。
一直以来,东茅岭司法所始终坚持重大矛盾主动介入调处机制,运用“联合调解”开展人民调解,实现了街道级调解组织不悬空,扎根民间,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诉求。
2023年,东茅岭司法所调处平息纠纷268起,调成率90%。无一例因调处不及时而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努力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局面。
固本强基 让法治新风入脑入心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当李所长的一名学生,司法所就像一所学校,而我就是一名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学生……”2023年11月23日,东茅岭司法所收到了一封感谢信,已解矫对象李某朴素的语言中流露出他对司法所的暖心关怀和温情教育的感激之情。
入矫初期,李某在矫意识薄弱,丧失信心。东茅岭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专人专矫”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对李某进行暖心帮扶。同时还对其思想进行矫正,讲解法律政策,鼓励他重拾信心。如今,李某已经顺利找到一份喜爱的工作,生活走向正轨。
近年来,东茅岭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助理员和社区干部的作用,制定刑满释放对象及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网络,综合运用社会帮教、亲情帮教、志愿者帮教等举措,所有帮教对象无一例重新犯罪。
法治宣传教育也是东茅岭司法所的重点工作。每天下午4点半,都是岳阳市东方红小学的“高峰期”。放学后,总有孩子牵着家长徘徊在学校边的长廊。原来,这里是东茅岭司法所建设的一条法治长廊,将普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是东茅岭司法所的一贯理念。
不仅如此,东茅岭司法所还常态性开展安全生产、反电诈、未成年人保护等活动,通过打造优质普法志愿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点等方式,不断创新普法模式,深入普法“末梢”,有效提升辖区全年龄段居民法治素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徐箐梓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