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但通过调查发现,有企业通过生产低劣农机骗取购置补贴。比如,2023年底,某省一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被曝专门生产质量低劣的水稻侧深施肥机,在部分省市骗套每台5000元的农机购置补贴,涉及金额超500万元。(5月23日《经济参考报》)
不为农业生产、专为骗取补贴,“量身定做”劣质农机、故意制造“破铜烂铁”,这些人实在狡猾卑劣!为了骗取财政补贴,他们把良心扔给了狗,把脸丢进了垃圾桶,把黑心事干到了天理难容。
其实,这是一个极端例子。从历史来看,就骗取、套取涉农资金行为的时间跨度而言,几乎和涉农补贴的历史一样长,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从骗术来看,有的伪造材料,“一条龙”材料看似滴水不漏,实则“如真包换”;有的虚构项目,纸面上言之凿凿,线下却是“海市蜃楼”;有的冒名顶替,以他人的名义申请,用自己的口袋装钱;有的重复申报,一个“女儿”许了几个“婆家”,为了多收几份“彩礼”;有的虚构受灾情况,针眼大的孔说成斗大的窟窿,夸大受灾事实博同情、多要钱。
从效益来看,中央及地方每年从财政资金拨出专门款项对“三农”进行补贴——以农机购置补贴为例,2022年,中央财政拨款达212亿元;2024年,安排246亿元,加上地方财政拨款,总量颇为可观——因为“跑冒滴漏”,一些财政资金白白流失,该享受的人没有享受到,不该得到的人反而得到了。
一个人撑不起一台戏,骗补这台大戏也一样,台上有小生、花旦、青衣等,后台还有编剧、导演、乐队等。以上述新闻为例,这些不能使用的劣质农机是如何光明正大生产出来又堂而皇之进入补贴目录的?本应由农户领取的购置补贴又是如何被“狸猫换太子”?鉴于存在不合逻辑的疑点,公众有理由追问:个中是否有人失职甚至渎职?从过往查处的同类案件大数据来看,有两类人出现频次最高:一是村干部,包括村委会主任、会计、出纳等,二是基层行政人员,如财政、农村农业、民政等部门公职人员。正是在补贴实施环节存在双方或多方蓄意侵吞、合谋骗取,导致骗补事件多发、难查。
防范涉农补助被骗取、套取,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工作面展开。事前要建章立制,把规矩挺在前面,避免因无章可循让涉农补助成为糊涂账、“唐僧肉”;事中要保持关注,对涉农补助全链条实施有一定频次和强度的管理,做到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事后要严肃追责,一旦发生骗补事件,既要揪“台前”也要查“幕后”,问责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敲响“惊堂木”,警醒梦中人。
来源:法治网
作者:练洪洋
编辑:吴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