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文庙俯瞰图
宁远文庙
地理位置
宁远文庙位于宁远古城西廓,东径111º9′28″北纬25º5′94″,(前园中心点)海拔高度109米。,属县城城北社区,文庙座南向北,南北长,东西短;文庙路自东向西在文庙前穿过,西边是文化公园及环城路,东与电影院相邻,北为居民区。居民区以北有西门街东西穿过。发源于九疑山的泠水河自东向西,在文庙南面30米处流过,明代修筑的五拱石桥在庙西南角横跨泠水河。文庙大成门正对南面2公里处为笔架山(俗称猪头山),现已被采石夷平,建为笔架山综合市场。
自然与人文环境
宁远文庙周边原建有教谕署考棚等配套设施建筑。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公益设施多被机关单位占用,后经改造为现代化建筑。民居原均青砖小灰瓦建筑,现均建建为现代砖混小洋楼。环城楼系原城墙拆除后改建的公路。
宁远文庙原选址为微凸的小山丘,建筑及庙内地面均高出四周。现因庙外房舍拆拆建建,庙外地面(特别是东、北两面)均高出庙内,至使地面受潮严重、青砖腐蚀、木柱朽烂。
宁远文庙原是一个环境幽静的地方,因为城墙的拆除、公路的修建、大街的扩宽、东流、人流的增多、机动车辆的噪音、尾毛的污染都十分严重。
宁远文庙前为县城繁华的商业街道区,居民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基本情况
宁远文庙座北朝南,平面呈现长方形,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米,占地面积10282.16平方米。全庙分为前园、内院、后院三重院落。其中大成门将前园与内院分隔开。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将内字与后院分隔开。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照壁、泮池、棂星门(石质牌坊)、大成门(硬山三级马头墙)、大成殿(重檐歇山)、崇圣祠(硬山前檐后单檐)等建筑。两侧分别对称式建有登圣坊、步贤坊(砖坊角亭)、腾蛟门、起凤门(方门角亭)东庑、西庑(硬山)、明伦堂、尊经阁(硬山)建筑,其中、内院采用连廊将所有房屋连接在一起,后院原建有学仓、庖厨(今不存)。
泮池
位于前园最南边,南为照壁,东为步贤坊,西为登圣坊、北为棂星门。泮池为方整石砌筑,深2米,直径33米。
棂星门
位于泮池北面正中。为方形四柱三门二中天式石牌坊。宽8米,深1.5米,高8米,卯隼结构,高镂孔浮雕门匾,镂孔花窗。前置立雕石狮两尊。主楼北面的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为其留下了时代特色。
大成门
位于棂星门北正中33米处,两侧左右分别与乡贤、名宦二祠共山墙相连。宽17米,深13米,高9米,台其高0.45米,三级马头硬山单檐屋面,三洞双开大门,纵向两列、横向四列柱网,前后檐;廊下为高浮雕镂孔石柱各二根,高5米。卷棚檐饰。前中门石柱以“双狮戏子”圆木雕为誉替。大门饰乳状门钉,山墙下有彩绘壁画及鱼龙泥塑。
大成殿
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位于大成门北26米,座北向南,建在高1.8米的平台上,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东西宽28米,南北深20米,占地560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高18.5米,四面环以3米宽走廊。柱网为横五纵六、廊柱为石制,前后廊檐石柱为高浮雕镂孔龙凤石柱,东西两侧为八棱形石柱。全柱为杉木,径大0.4米;采用穿斗式,抬梁式混合构架,檩上铺望板,前廊卷棚开花,月梁上有木雕花卉图案装饰,檐下饰卷棚。带窗页子门;头檐下饰繁式、乱纹式花窗。
月台及丹墀
月台在大成殿正前方与大成殿相连。东西宽13米、南北深9米,高1.5米。三面护以围栏;丹墀在月台正中,宽4米,深3米,成1.2米——0斜置于月台前,由五块石版组成五龙戏水高浮雕镂孔石雕图案,两侧垂带石上建有石护栏。月台枋栏、须弥座、及丹墀护栏、抱鼓、菱角石上均饰有动物、植物花卉图案,十分精美。丹墀前立有圆雕石狮一对。
崇圣祠
位于大成殿后18米,座北朝面。东西宽17米,南北长13.5米,占地229.5平方米。为重檐、后单檐式硬山建筑,台基高1.8米,殿高13米。南北向柱网两列,东西向柱网四列,穿斗式、抱梁式混合构架。前檐下饰高浮雕塑云龙石柱两根,全柱为杉木园柱,径36厘米。走廊饰卷棚式天花。两檐间饰有2米高繁式长窗。带窗页子门。两山下有及前山墙马头下饰有灰塑、壁画。殿前有踏步8级,踏步前置图雕石狮一对。
编辑:邬璐明-法治网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