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应读懂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背后的真情
2019-10-28 22:19:55 字号:

近日,一条名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内容在自媒体和朋友圈刷屏。有网友看过视频后认为,说“骂”有点过了,这位扶贫工作者其实是在教育贫困户,她虽然情绪激动,却说出了一些实在的道理。(10月28日 澎湃新闻网)

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放在以往必然又将掀起一阵舆论风波,但在该事件中,众多网友却选择支持扶贫工作者,认为她更多是在说教,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骂”。

姑且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名扶贫工作者究竟是如何“骂”的。“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扶贫,就是贫困了就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如果不是国家政策,灯会不会亮、路会不会通、房子能不能盖起来?”平心而论,如果这都能称为“骂”,那世间的“骂语”恐怕也太多了些。

当然,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这名扶贫工作者的话语究竟算是“骂”,还是算作“教”,都不应忽略其背后对贫困户的一片真情。

如果要问扶贫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大致也就是希望贫困户能尽早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数扶贫工作者坚守一线、奋战一线,殚精竭虑为贫困户想办法、出主意、引路子,先后涌现出黄文秀、韩永超、王秋婷等先进典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扶贫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

但应看到,在扶贫工作者一心一意为贫困户谋幸福的同时,却有个别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产生了“心理依赖”。有的只想不劳而获、“躺着脱贫”,有的则钻空子、当“伪患者”、让政策兜底,大好的扶贫政策成了他们当“懒汉”的倚仗。想来视频中的扶贫工作者,也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才会出言“骂”那些有此心态的贫困户。

之所以要“骂”,是因为扶贫路上容不得懒惰、容不得懈怠,思想上缺乏紧迫感,行动上自然没有动力,仅靠扶贫工作者一厢情愿,想脱贫、盼脱贫的愿景永远都无法实现。之所以会“骂”,是因为扶贫工作者把贫困户当亲人、当家人,想以此“骂”醒那些只顾眼前享受,却不想自我“造血”的“懒人”。

忠言或许逆耳,但却是对贫困户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扶贫工作者对贫困户的问题不指出、不提醒,任由其发展,那只会助长不正之风,延误精准扶贫整体进度。网友的支持声音,很大程度代表了公众的普遍态度,扶贫路上就需要这样的声音。

编辑:田德政

作者:史俊逸

来源:红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