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丰县女教师的“绝笔信”在社交平台被广泛转发,挑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在多方的努力和积极干预下,8月4日下午,当事人被安全找到。据当地政府通报,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李秀娟反映的问题开展全面调查。(8月5日《新京报》)
回顾事件始末,因两个孩子打闹产生的纠纷,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何最后竟然逼得受害方自戕收场,演变成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公共事件?据报道,在孩子受伤后,因赔偿问题协商未果,涉世学生家长与学校曾建议李秀娟走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被她拒绝。如果能够尽早将此事纳入法律渠道,也许就不会发展成如此失控、混乱的局面。
事情的真相有待进一步还原,也许李秀娟有过错,但都不是她被不公对待,甚至违法对待的理由。丈夫被撤职,自己被记过处分,被同事监视,被单位刁难,被派出所副所长殴打逼供,被行政拘留,女儿治疗时机被延误……这一桩桩,一件件,如果均被证实,那么李秀娟一家受到的精神折磨、意志摧残可想而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要如此决绝“以死求公平”。
李秀娟用“绝笔信”呼唤公平与正义是多么的无奈与无助,但她是幸运的,媒体的关注,网民的支持给了她讨回公道的机会。同样幸运的还有河南瓜农庞先生,在得到社会关注后,偷瓜人被行政拘留,涉事民警停职处理,警察加强巡查,“偷瓜事件”圆满收场。河南33吨井盖被哄抢事件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后,涉事民警被停止调查,警方全力追回部分井盖,事件被依法依规调查,也算得上合乎民意。但值得反思的是,公平与正义为何总是习惯迟到?只有在被曝光,引发网民激烈讨论,引起媒体持续关注以后,公平与正义才姗姗来迟。
维护公平与正义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传递民生百态的媒体要规范行业行为,增强职业素养,及时、如实的对事件进行报道,不让老百姓有冤无处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人民政府要广开言路,倾听群众声音,了解民间疾苦,“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不让人民群众受半点委屈。手握“戒尺”的执法部门,要牢固树立“法者,治之端也”的理念,把准政策,不畏强权,不“和稀泥”,不让违法分子有机可乘,侵害群众权益。
文/刘帝
编辑:张瑜
作者:刘帝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