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刀切” 治理本质是“行政依赖”
2019-07-31 21:13:28 字号:

为提升街面整体形象,要求所有商户招牌大小、颜色、字体统一;为达环保标准,打造“无猪镇”“无鸡镇”;为推进厕所革命,强制农户采取不太合适的设计方案……不少地方出现的此类“一刀切”政策,让基层群众叫苦不迭,基层干部也颇有怨言。(7月31日《半月谈》)

“一刀切”治理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屡禁不绝。为何?本质还是某些领导干部懒政、怠政,遇到问题和困难,缺乏调查研究,不能对症试策 ,加之上级要求快速整改,于是就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行政强推。这种方式最简单、最直接,能在短时间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久而久之,不少急功近利的领导干部就患上了“行政依赖症”。

对于只追求短期效应的领导干部而言,“一刀切”意味着立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意味着成效马上兑现,虽然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科学不合理,基层干部和群众也怨声载道,可是,只要整改成效能被上级看见,就算做法“左一点”也无所谓。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和精神上,信奉“越左越正确”的为官准则,因此,“一刀切”在他们严重不是错误的行政方式,相反是自己行政魄力和勇气的体现。

今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等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为此,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工作意见明确禁止“一刀切”,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从近期中央环保督查的通报来看,各地依然还存在“一刀切”式整治问题。这说明,要彻底根治“一刀切”式治理,还需要再加码,再加力。尤其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品质,把目光放长远些,多调查研究、对症下药,把“潜功”做实;二是上级在检查治理工作时,要给予下级充足的整改时间,尊重整改的科学规律,同时,少听汇报、少看简报,多跑现场,多问实效,让虚假整改、应付整改没有市场。

当然,要想让领导干部彻底告别“一刀切”的“行政依赖”,还需要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自己调研研究问题的能力,增长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本领,只有本领高强了,业务过硬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制定整治政策,提出整治方法。

文/沈道远

编辑:田德政

作者:沈道远

来源:红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