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长乐、福清、连江等地大肆违法投建豪华活人墓,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新闻,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原本树木葱郁的秀美山脉,因为大量豪华活人墓的修建变得满目疮痍,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其实,这些年福建各地一直都在不断加强对豪华活人墓的治理工作,但是,不少村民为了逃避当地政府的巡查治理,不断将豪华活人墓向密林深处、偏远山区、库区等地转移,和当地政府打起了“游击战”。甚至,为了更加顺利的修建豪华活人墓,很多偷建坟墓者还选择夜晚、雨天或者周末、节假日偷建。
那么,面对豪华活人墓屡禁不止,不断野蛮生长的乱象,到底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治理豪华活人墓涉及的人多面广,原因也错综复杂,因此,单一的治理方式难以奏效,必须要树立系统思维,多措并举,齐抓共管。
移风易俗,抓住关键少数。村民争相修建豪华活人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入土为安、厚敛重葬、家族合葬等丧葬习俗在福建沿海部分农村仍然根深蒂固。如果村民的殡葬思想不能及时转变,在农村熟人社会攀比炫耀、光宗耀祖等不良风气的助推下,新建豪华活人墓就会有坚实的生存土壤。
因此,治理豪华活人墓乱象,眼睛不能仅盯着坟墓,转变村民的殡葬观念才是治本之策。具体怎么做呢?农村移风易俗必须结合熟人社会的特点,抓住关键少数。具体而言,要抓好四类群体:村组干部、农村党员、家族族长、风水先生。村组干部、农村党员要当好“宣传员”和“践行者”,坚决抵制修建豪华活人墓,为广大村民做好榜样示范;引导家族族长更新观念,用宗族亲情的力量倡导族人“厚养薄葬”“生态安葬”;管好农村风水先生,严禁他们以风水宝地等封建迷信思想,诱导村民毁林建墓,破坏生态环境。
疏堵结合,治理墓地经济。据报道,一些村民通过抢占“风水宝地”贩卖牟利,在一些“风水好”的地方,有村民先用锄头把山挖了,扔一些建材把地占住,再以高价卖出去。有的墓地甚至能卖到10万元。在利益的驱使下,毁林建墓成为一些村民挣钱的重要手段。我国《殡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占用耕地、林地建造坟墓。对此,必须高举法治之剑,加强源头治理,斩断墓地经济的利益链条。一方面严厉打击村民大肆毁林建墓的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严查基层单位和干部,是否存在利益勾结、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现象。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一些村民违法修建豪华活人墓,主要是因为地方公墓修建严重滞后,并且价格高昂。据媒体披露,有的地方一个公墓墓穴售价4万至6万元,而村民如果自建一处能容纳10人以上的活人墓,最低3万元就能建成。公墓高昂的价格,让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村民直呼“死不起”,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偷建墓地是最划算的理性选择,于是,他们即便明知违法,也纷纷铤而走险。由此观之,农村普惠性公墓修建,必须要加快步伐。
监管逗硬,确保整改成效。不得不承认,要拆除大量违建的豪华活人墓,势必会遇到重重阻力。首先,花钱修建豪华活人墓的村民就不会答应。一面是政府要治理,一面是村民要抗拒,两者之间一旦爆发矛盾冲突,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正是存在这样的顾虑,有的地方在整治豪华活人墓的时候,就出现了不敢碰硬、走过场等情况。
如何才能确保整改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必须让监管“硬起来”。一则是针对违法修建豪华活人墓比较突出的地方,探索推出“林长制”,让地方主要领导切实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出了问题有人负责;二则是对于聚众干扰和阻挠政府工作人员执法的村民,要依法依归进行严厉惩处,破除村民“法不责众”的思想,给村民上好“法治课”,切实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三则是成立专项监督小组,随时对整治违建豪华活人墓的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对于不严格落实整治要求的地方政府和工作人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追问,绝不姑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对不能让野蛮生长的豪华活人墓,肆意圈地、毁林挖山。保护生态环境,事关未来,不能有半点含糊和马虎。令人欣慰的是,当地政府在事发之后,立刻采取行动,已经拿出了整改的魄力和措施,并且立下了“军令状”,承诺在一个月内将违法修建的豪华活人墓全部清除并恢复植被。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文/沈道远
编辑:段宇翔
作者:沈道远
来源:红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