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现实版烈日灼心:杭州之江花园别墅凶杀案嫌犯13年后落网

来源:法制网 作者:王春 王雨 胡早玲 编辑:刘露 实习编辑 刘郁蕾 2016-06-13 09:31:34
时刻新闻
—分享—
  “4600余天的不断努力,杭州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十三年前的命案,凶手俞某已被警方刑拘……”6月10日,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发布的这起通报,让这起曾经震动杭城的凶杀案再次走入公众视线,随着案件细节的不断披露,嫌犯俞海民的性格轮廓也被逐渐勾勒而出。
  
  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烈日灼心》;有人说,正是应了那句古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人说,“正义从来不会缺席。”
  
  当年这起凶杀案的幸存女孩说,“希望凶手能够偿命!”
  
  俞海民为什么会行凶杀人?杀人后他去了哪里?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他又是怎样落网的?《法制日报》记者深入调查采访,为您一一道来。
  
  凶杀命案惊动神探李昌钰
  
  2003年8月15日凌晨,杭州滨江区之江花园一别墅内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城的凶杀案,住在该别墅内的3人被杀,分别是36岁的保姆,78岁的外婆和她4岁的小孙女,唯一幸存者是个16岁的大孙女。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别墅在小区的尽头。房子后面,隔着墙就是马路了。俞海民当时是别墅对面工地上的一个水电工。他耐心地抽着烟,约莫凌晨1点以后,潜进了别墅。
  
  俞海民先上二楼的卧室,他并不强悍高大,竟然跟保姆打了个势均力敌。他杀了保姆,又杀了保姆陪睡的4岁小女孩,他走到隔壁房间,毫不犹豫就一刀挥向睡在床上的外婆颈部。保姆死在床边的地上,身中十几刀,还留下了咬痕。死在床上的女孩和外婆,都是脖子上的刀伤。
  
  然后,外婆的床边,睡在地上的16岁外孙女惊醒了。他俩竟然在现场周旋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凶手翻墙走了,女孩活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里,凶手也开始表现出了惶恐,曾自问:我怎么会杀人的?他告诉女孩,自己本来只想要钱,他要给生了病的女朋友治病。
  
  女孩告诉他,父母都不在家,家里平时不放太多现金和值钱的东西,她可以带他去打开保险柜。说着,她解下自己的项链给了他。带他走向保险柜的路上,她悄悄瞥了一眼,看到了隔壁房间的血泊,心里有点害怕。
  
  凌晨4点多,外面鸡叫了。女孩对凶手说:天亮了,你再不走会被巡逻的保安叔叔发现的。女孩给凶手指了路,告诉他怎么避开保安。凶手走了。女孩确定自己安全,马上去找了保安,要报案。
  
  案发后,杭州市、滨江区两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组成专案组反复开展现场勘查、走访调查等大量侦查工作。
  
  根据幸存女孩的描述,杭州警方还马上邀请了国内刑侦技术的画像专家,做出了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当年那份悬赏通告上写着:嫌疑人应该是一个年纪在20到25岁之间的青年男子,高颧骨、尖下巴,眼睛小小的,鼻子很挺。对能提供破案线索的市民,警方悬赏2万元。
  
  滨江刑大重案中队中队长夏庆辉是案件主办民警之一,13年前还是一个普通民警。案发后他加入了排查组,他跟同事们一起,没日没夜连续奔忙了几个月。
  
  夏庆辉回忆说,“当年这一带比现在要荒僻多了,监控条件基本不具备,侦破全部靠实地走访、线索排摸。现场能找到的每一丝蛛丝马迹我们都没放过,周边所有住户也都挨个走访了不知多少遍,虽然获取了大量线索,但千头万绪,还是没能明确嫌疑人的身份……”
  
  案件始终未能侦破,凶手犹如石沉大海。
  
  2003年,华人神探、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首次来杭,李昌钰分析了杭州警方掌握的整套案件物证资料,觉得杭州警方在现有能力下已做得无懈可击,“只要时机到来,案子迟早会破。”
  
  一场纠纷让嫌犯浮出水面
  
  这一天,终于来了。
  
  去年9月21日下午3点,诸暨次坞高速口的一家面馆门口,一个俞姓男子和一个姓吕的男子发生口角,俞某气急之下,抄起菜刀追砍吕某,使对方的头部、手臂等多处不同程度受伤。
  
  诸暨市公安局次坞派出所所长许栋海接到吕某的报警后,赶到现场发现,吕某被砍伤,俞某不知去向。原来,吕某和俞某都在高速路口开“黑车”,因为抢生意起了冲突,俞某终于一怒之下,行为失控,砍伤了吕某并逃跑。
  
  次坞派出所民警多次去找俞某都扑了空,但是邻居看见了,有所议论。俞某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不好”,于是选择投案自首。
  
  许栋海介绍说,那段时间高速路口案件频发,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重视。加上俞某砍伤了人,情节严重,所以派出所决定依法执行拘留5日。按照法律法规,对他的信息数据进行了采集,并上报刑侦大队,录入全国的DNA数据库系统。
  
  派出所将俞某抽取的血样送往绍兴市局,血样被分批录入后比对,这几个月来,经过海量的数据分析、特征对比,警方最终确认他的各方面特征,与之江花园凶杀案凶手一致,就是杭州警方13年来一直要缉拿的嫌犯俞海民。
  
  确认俞海民是犯罪嫌疑人之后,杭州和诸暨两地警方立刻展开了行动。
  
  6月8日,杭州警方连夜赶到了诸暨。晚上11点,在诸暨市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冯高统的带领下,诸暨杭州两地警方围绕俞海民展开了工作。办案人员统筹考虑后,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布控。确认他已经回家后,立刻将他家团团围住。
  
  6月9日凌晨3点,办案人员一举将正在睡觉的俞海民抓获归案。
  
  据冯高统回忆,被抓住的俞海民一开始还抱着侥幸心理,“看见我们这么多人,他连声问我们是不是弄错了?”在随后的交锋中,他竟喊出了一句:“难道我还杀人了不成!”
  
  俞海民被抓当天,恰逢端午佳节。他家中还有一个8岁的儿子和老母亲。冯高统说,俞海民被抓走前,还用颤抖地声音安慰家人:“他们肯定是弄错了什么,你们先不要着急,我马上就回来了。”
  
  在诸暨警察来说,这颤抖的声音却是一次露马脚的行为。“他一定没有想到,一次打架纠纷,会牵扯出当年的凶杀案。”
  
  不过,俞海民这一去,不是5天能回来那么简单了。
  
  当天,杭州警方办理好交接手续,立即将俞海民带回了杭州。6月9日凌晨,在大量的事实证据面前,他交代了13年前入室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案件成功告破。
  
  背负人命过起正常人生活
  
  随着案件告破,俞海民杀人后的隐匿生活被掀开。
  
  俞海民1977年生,诸暨次坞溪埭人,文化程度初中,在家最小,还有个哥哥,兄弟俩和父母一起住。
  
  当年杀人后,他跑出之江花园,是坐着大巴回的次坞老家。从案发地滨江到他的诸暨老家并不远。然而就在这么近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过了13年的普通人生活,为人低调,几乎不与人争执,看见警察更是绕着走。
  
  他家所在的这个村子,距离杭金衢高速次坞出口下来,只有10分钟的车程,村里房子,依山而建,他家就住在山坳最里面的山脚下,共有三栋房子,房子是一幢两层小楼,里面有两间半的屋。
  
  这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俞海民的父亲找了一个管理传达室的工作,母亲则在家里做些窗帘的小部件,打零工。
  
  俞海民读到初二就辍学了,最初在镇里的服装厂打工,后来跟老乡到上海工地上做水电安装。
  
  2007年春节,俞海民在家过年,一名河南女子找上门来。俞向母亲要了500元给对方,说她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女朋友。没多久,女子怀孕,两个登记结婚并办了喜酒。不过第一个孩子没保住,到了2008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一直是母亲帮着带。
  
  4年半之前,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妻子悄无声息地出走了,这以后再也没回来。屋子里的墙上,挂着不少孩子的奖状。他今年8岁,个头挺高的,长相酷似爸爸。
  
  如今,俞海民杀人的消息在村子里炸开了锅,但很多熟人都表示:“根本没想到。”
  
  “他平时人很好”“性格挺温和的,怎么都想不到他会杀人”……俞海民的母亲、亲戚邻居以及修理厂老板都这样评价他。俞母还反复说,“如果事情是儿子做的,他自己就要承认,但她还是不相信小儿子会连害三条人命。”
  
  DNA比对不放过漏网之鱼
  
  俞海民最终落网,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据次坞派出所楼警官回忆,当时俞海民还是有些特别:“因为对他进行了拘留5天的处罚,我便带他到办案区录入相关信息。他看到要抽血,就再三询问为什么要弄这些。”
  
  “在俞海民DNA被采集的那一刻,就注定逃不出法律的制裁。”诸暨市刑侦大队副队长吴玉锋说。
  
  尘封13年的凶杀案,在一般人眼中无疑是困难的。是什么原因,让吴玉锋如此笃定?原来,现在的公安系统有一个全国性的DNA数据库,对于进所人员,民警都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信息采集。只要你的DNA曾经被录入,那么全国各地的公安系统都会有你的数据信息。
  
  诸暨市公安局深谙这个数据库的重要性,所以从一开始就对DNA信息采集高度重视。2013年,诸暨市公安局就采集了6000份样本。截至15年,诸暨已经采集了16000份,占绍兴市的近一半。
  
  同时,诸暨市公安局对数据库的人员信息采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
  
  “我们要求样本不被污染,每个派出所要将一周新增的涉案人员样本全部上交。”吴玉锋说,如果发现一周上交的样本比涉案人员少,他们就会调取遗漏案件,要求案件所在派出所进行补采。
  
  吴玉锋说,“有人认为,每天都会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世界上不可能会有那么多犯罪嫌疑人。但正是这种平日里看似无用功般的积累,抓到了这次的犯罪嫌疑人,DNA数据库,就像聚沙成塔。谁知道会不会刚好有一个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13年,有了这个巨塔才可以不放过任何一条漏网之鱼。”
  
  重视刑事基础工作,在破案中能发挥关键作用,早在2001年,诸暨市公安局刑技专家老钱从5000多份手工指纹卡中,用双眼、耐心和责任比对出富阳灭门案的罪犯!

来源:法制网

作者:王春 王雨 胡早玲

编辑:刘露 实习编辑 刘郁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