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0后任国企高管:破格提拔还是另有黑幕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段宇翔 2018-11-07 09:27:0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3日,有新闻媒体报道,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控股)的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由84年出生的李甜担任,两位新任董事一名出生于1993年,另一名出生于1995年,后者是在2017年刚刚从陕师大毕业。如此年轻却身居高位,此事立即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

  今天凌晨,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西安高新”再次发布解释说明,这已是三天之内西安高新发出的第三条公告。但随着声明的越来越多,真相却越来越扑朔迷离。

  年轻能担当重任的情况并不是完全不存在,2017年,年仅27岁的“90后”孙然就被任命为万科集团北京公司营销总监。但万科集团的情况显然与高新控股不同。高新控股是一家纯国有企业,其中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控股70%,高新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控股30%。而西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有着明确规定。

  按照中共西安市国资委印发的《西安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三条明确了担任国企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其中第四款要求,“具有在大中型企业中层及其以上管理岗位任职的经历,或具有在相应层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任职的经历。”此三人工作时间不长,有的更是毕业一年就成为董事,显然没有规定中要求的职业经历,不能达到规定中的任职资格。

  他们的任职不能用“年轻有为”来形容,背后或是另有黑幕。

  有人怀疑他们是凭借自身的权力背景上位。但随着信息的公开,这个推论越来越站不住脚。11月5日凌晨的声明中指出,“李甜等3人,并无特殊家庭背景。”网友的爆料也证实了这一点,80后的董事长李甜先后以劳务派遣的身份供职于高新区督察考核办、会计核算服务中心,实际从事的岗位为会计,普通家庭出身。从已公开的信息来看,三人的月平均工资约为四千左右,相比西安的月人均收入6000元可以用“微薄”一词形容。用权力换取如此低的工资,实在不符合常理。

  还有一种猜测,年轻高管是“傀儡”,真正管理层另有人在。西安有规定要求企事分离、事业单位员工不得在企业兼职。早前西安未出台此项规定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监事一类的高管,一般都由财政局的局长、副局长、科室主任兼任。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可能性,这些“娃娃兵”手中并无实权,而是受人操控。原来任职的官员不愿违背政策,又不愿放弃利益。在公开招聘职业管理层巨大花费的考量下,将派遣制的员工安插为前排“花瓶”。既能表面时遵循国家政策,也能维护自身利益。

  如果这个分析成为事实,这些年轻的高管就是替罪羊,为违规者背了黑锅,他们却逍遥法外。幕后官员的阳奉阴违,不但架空了“政企分开”的规章制度,也亵玩了现代公司制。政企交织的灰色地带,易造成贪污腐败,“自己当裁判,自己当运动员”的管理方式会使企业处于垄断地位,挤压其他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违背了“公平”的市场原则,无疑会对正常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破坏。后果如此可怕,一定要严查重罚。

  在上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中央再次强调:国企管理要突出市场化机制,“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国企市场引入人才的最大好处是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活力,避免体制僵化。但就此事来看,这种改革机制显然目前未得到实质性落实,而是一种“阳奉阴违”的接受。要确保国企市场化的顺利改革,关键就是要建设规范董事会,给足董事会法定权力,使其真正代表国资监管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并建立外部董事职业发展的常态机制。目前,这项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事件目前还有一个疑点,据《新京报》的报道,高新控股目前负债达800亿,利润低于政府补助。这也许可以解读为,西安高新控股在企业运作和国资管理上,都非常不科学、不完善。这样的情况也2017年西安发布的发债公告中也可见一斑:五家公司,一半几乎是名存实亡,有的公司总资产已经不到一万元。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事情发展到当前这种地步,迫切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真相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舆论的监督下,西安高新不能用免除财政局长的一纸声明糊弄老百姓。

  文/刘丹丹(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段宇翔

本文为普法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pf.rednet.cn/content/2018/11/07/47299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