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术造假泛滥,学术期刊无法免责

编辑:段宇翔 2017-12-29 09:45:30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18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北方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刘启刚学术论文涉嫌抄袭,“论文从题目到内容近乎一样”。校方于26日作出处理结果:第一,认定刘启刚论文抄袭行为属实。第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将发布撤稿声明。第三,刘启刚上交因这篇论文所获得的所有科研津贴。第四,给予刘启刚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除其党总支副书记、预科教育学院院长职务。(12月27日澎湃新闻)

  刘启刚抄袭从被举报,到被查处,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刘启刚不仅论文被撤稿,相关津贴被收回,还被摘了官帽、受到党纪处分。

  应该给北方民大点个赞。论文抄袭是严重的学术失范与道德失信行为,就当以“零容忍”态度,从快从严查处。

  这些年,我国学术不端事件频发,按下葫芦瓢起来,我们对各种学术乱象讨论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但收效并不明显。

  整治学术乱象,固然亟需改变的是论文独大的科研评价体系及相关机制,但在相关改革还在探索完善之时,决不能姑息作奸犯科之人。造假触及学术研究底线,缺乏起码的学术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无论如何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惩戒。只有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不仅让造假者因造假而得的荣誉和利益尽失,还要让其职位不保,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其才有收手的可能。

  近年,国家、地方和高校相继出台政策,加大对论文抄袭、学历学位造假等查处力度。我们一方面看到许多学术不端者因此丢了职、丢了官,但另一方面,打击学术不端更多是大学自身的事情,自己人查处自己人,也难免出现究于人情网开一面,只进行隔靴搔痒式的训诫;或者,因为抄袭者位高权重,查处起来困难,要么久拖不解,要么不了了之,有的甚至还公开帮着洗白。如,广西某学院院长的九篇论文和一篇专著,经知网检测,重复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达94%,而该校学术委员会却在鉴定中认定所有论文都“不涉及抄袭”。

  而且,学术问题频发,除了上游的学人主体、下游的学术评估体制, 作为中间环节的学术成果的出版方,也无法独善其身。

  当下,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抄袭事件被查处,有些抄袭率竟然高达令人惊讶的九成以上。我国实行论文查重工作已经很多年,相关的软件设施也不能说不先进。期刊社每每在学术不端问题被坐实后忙着撤稿时,也当反思下,这些论文当时是如何顺利通过审查,被编辑出版的?相关责任人是否也该受到相应处罚?

  这些年,人情稿、关系稿、明码价卖版面等学术出版乱象,虽然备受诟病,却屡禁不绝,不仅损害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也为学术不端的疯狂滋长提供了土壤,不够完善的学术编辑出版制度,某些责任心缺失的学术编辑群体,正越来越被学界指认为学术腐败的“帮闲”与“帮凶”。肃清学术期刊市场,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学术出版方也应和造假人、高校、科研机构一起,被推上学术不端整顿的风口浪尖。

  文/刘道彩

编辑:段宇翔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普法频道首页